文教结合打造跨界时尚

近年来科技与时尚产业的跨界融合热度不减,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的旗袍,也被注入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8月24至25日,“爱丁堡艺术节•上海季Ⅲ——From Shanghai With Love”海派时尚旗袍展演三度登陆了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爱丁堡艺术节,展现来自中国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时尚流行及中国大学的智慧力量。


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以下简称“SCF学院”)长期在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支持下注重时尚创意教育的国际合作,致力于培养一流国际化时尚创意人才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自2017年起,SCF学院携手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材料学院、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学院师生,与东华大学长期合作的一批科技、服装、纺织等领域企业,两度将海派科技旗袍走进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爱丁堡艺术节。让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在中西交汇、古今融贯的海派文化情境下,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独有魅力、当下国人的时尚态度和科技进展,开启了人文交流与文明对话的窗口。

同时,SCF学院将“科技旗袍”这一活动,作为学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策略,引导学生自主跨年级、跨学科组队参与。

在本次的学生团队中,作为今年应届毕业生,同时被推免直升至本校读研的服装创意设计专业学生沈质颖携带3件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走进爱丁堡艺术节,创作的灵感来源于黑色幽默的动画家比尔普林普顿的作品。“学院的特别之处在于中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多方面培育学生能力的同时,也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在学习中,我感觉到关于设计的想法得到尊重并且被给予支持”,当谈及到学院四年的培养及选择读研的原因时,她这样说道“选择读研是因为我一直梦想从事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虽然通过本科的学习对设计有了一些了解,但是还希望通过继续深造,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设计能力,而这些恰好又是东华大学所可以给予学生的。”

SCF学院学生沈质颖和她的毕业作品


在科技旗袍学生团队中,还有一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学生胡菁霞(Felicia),今年已经是她在SCF学院的第3年,对于在SCF学院的学习,她讲道,“这3年,我感受到了学院、学校的温暖,这次也有幸参与科技旗袍的设计,让我更进一步了解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学习到更多!”

来自一年级的刘昱辰同学参与到的是“变形”组,作品通过嵌入在旗袍内部的记忆合金通电变形从而拉伸面料实现造型和图案的转变,模拟五行能量生生不息、互相转换之理念。在谈及学院创新活动培育、作品创作理念时,她提到“学院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老师常鼓励我们多尝试,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今年暑期我参与了学院组织的阿尔托大学‘中芬挑战100’夏令营和这次爱丁堡艺术节活动,两段海外活动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同时,我更意识到服装设计应该融入对文化的传承,并创新。这次的科技旗袍不仅承载了五行的传统文化,还赋予旗袍全新的科技生命力,融入了现代设计。

爱丁堡展演工作团现场工作照


此次展演从从“回味经典、时尚今生、创新力量、科技未来”四个篇章分别展示了中西合璧的上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典藏,到不同面料结合中国传统装饰工艺的海派商务旗袍新作,到充满人文关怀的SCF学院首届毕业生作品,再到将“五行”元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海派文化以及高新技术、新材料结合的科技旗袍,85套旗袍惊艳亮相。并和多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东华大学外籍师生、中方师生和企业团队,结合发光、变形、变色材料、激光雕刻与切割、医疗健康等科技元素,设计出发光、变形、变色、蜕变、健康五大系列科技旗袍,视觉化呈现“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创新力量:SCF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秀

通过廓形、面料与色彩的综合演绎,不仅展现出中国新生代设计师们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与技巧运用的能力,更体现出他们对社会人文、城市发展和技术工艺的关注与思考。

创新力量:SCF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秀


科技未来:“金木水火土”海派科技旗袍秀


此次展演中最大亮点莫过于“科技未来”篇章中30套“科技旗袍”的精彩亮相。

这些科技旗袍由来自东华大学SCF学院、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上海环东华时尚创意中心、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材料学院、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学院师生,与从英国、芬兰、丹麦引进的国际知名时尚可穿戴专家团队,及与东华大学长期合作的一批科技、服装、纺织等领域企业历时半年共同研发设计,将五行元素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海派文化结合,运用发光材料、记忆金属、电致变色、激光雕刻与切割、医疗健康等科技元素,设计出发光、变形、变色、蜕变、健康五大系列科技旗袍,视觉化地呈现出海派设计、时尚和品牌三者之间深层次的文化共通。


变色系列


模特们身着米色旗袍,身上点缀着浅金色的方块,时尚又不失雅致。但随着她们在T台上走动,浅金色的方块如同染了墨汁般,晕染出深蓝色。这运用了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王宏志团队研发的多材料“电致变色”设计体系,基于特制材料通电显色的特点,动态呈现五行元素间相互转化,变色快速且均匀。变色系列将半固体凝胶作为里材,用透明柔性的可导电薄膜封装,以此绝缘;再套上铜箔框优化导电效果,制成变色片。因为它们只有一张A4纸的厚度,可以自由折叠,更好编织进柔软贴身的旗袍面料里。SCF学院兼职教授、国际知名智能穿戴设计机构Diffus工作室的HanneSCF学院教师李琛合作辅导了该系列的电路、原器件与服装的整合设计,她非常期待未来有更多与东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其他学科专家的跨界合作。


科技未来:海派科技旗袍之变色旗袍


变形系列


模特们身着黑、白、灰三色旗袍上台,显得干练整洁。一件墨色旗袍的下端设计了白色的纹路,设计师说:“这代表着弯曲的年轮,与身着干练黑旗袍的女性笔直躯干形成对比,表现现代女性的职业风貌。”

SCF学院兼职教授、国际知名智能穿戴设计机构Diffus工作室的MichelSCF教师袁佳颖合作辅导了设计团队通过嵌入旗袍内部的制动器通电,从而拉伸面料实现造型和图案的转变,模拟五行能量生生不息、互相转化的理念。而设计师们运用发散性思维,创新使用了国际羊毛局合作伙伴的精纺羊毛作为旗袍面料,即便在初秋转凉之季也能赋予女性温暖的呵护。


科技未来:海派科技旗袍之变形旗袍


发光系列


发光系列作品,应用了环保、节能、健康的硫化锌纳米粉墨发光材料。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SCF学院兼职教授陈闻和来自芬兰的SCF学院服装创意设计系教师Maria合作辅导了该系列的设计,通过旗袍结构张力和图案转换,勾绘出带有东方智慧和太空遐想的未来旗袍海派风。

科技未来:海派科技旗袍之发光旗袍


蜕变系列


蜕变,是来自芬兰的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学术副院长海伦娜(Helena)教授和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郑嵘教授、信息学院张义红副教授,面对旗袍命题不约而同想到的主题。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同为女性的她们对未来有共通的期许。蜕变系列7件温敏针织纱线制旗袍,在体温和热源催化下,于舞台上华丽变色,诠释了百年来中国女性从“三寸金莲困守闺中”到“女儿当自强”这一化茧成蝶般的蜕变。

科技未来:海派科技旗袍之蜕变旗袍


健康系列


健康系列科技旗袍是东华旗袍团队与专事疾病监测的IT企业合作研发的,可以监测女性乳腺健康。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创意,因为团队发现乳腺癌发病率高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而上海地区女性发病率更是高居全国第一。目前,乳腺癌筛查是针对无症状妇女的一种防癌预警措施,可以让人早发现乳腺癌,以便早诊断和早治疗,最终达到降低人群乳腺癌死亡率的目的。

他们研究发现,由于肿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大量消耗能量物质,因而释放的热量多于正常组织,局部产生异常体温。此外,肿瘤组织多有异常新生血管,这些血管血流丰富,且不受自身调控,常常有违正常的昼夜节律性——这便会造成肿瘤组织温度高于正常组织,且温湿度的变化节律存在失常现象。

因此,乳房部位的温湿度与乳腺癌病灶之间的关系密切。团队通过在旗袍中植入接触式测温传感器,对女性乳房两侧的温湿度进行智能化监测,并通过蓝牙传输到后台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基于手机端APP建立个人档案,便可随时提供穿着者参考,呵护女性健康。

国际著名工业设计师、SCF学院兼职教授Tapani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朱达辉、SCF学院教师杨羽裳合作带领团队设计了健康系列科技旗袍,还人性化地通过石墨烯碳纤维发热技术,设计了能够快速、稳定向全身导热的发热旗袍,使身着旗袍的女性既能展示自己身段的曲线美,也能获得有温度的体贴感。


科技未来:海派科技旗袍之健康旗袍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共同指导,东华大学、爱丁堡大学主办。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潘新春、爱丁堡大学校长Peter Mathieson、苏格兰政府国际部高级政策官Katie Miller、苏格兰政府文化关系和艺术节部主管Anna Diack、英中贸易协会苏格兰及北爱尔兰区域总监James Brodie40多位中外嘉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近300名观众先后观摩了本次展演。



爱丁堡艺术节上海季III展演活动教师团队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馆总领事潘新春(前排左三),爱丁堡大学校长Peter Mathieson(前排左四),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前排右三),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前排右二)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事馆潘新春总领事对本次展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他认为:音乐、戏剧、舞蹈等是爱丁堡艺术节期间较为多见的艺术形式,但服装秀则非常罕见,而东华大学带来的海派旗袍展演特别是融合了“五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海派文化以及高新科技的科技旗袍则是爱丁堡艺术节上绝无仅有的。展演非常成功地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对科技和时尚的理解与演绎。


  “爱丁堡艺术节·上海季Ⅲ”活动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China Daily、新华网、腾讯大申网、网易等国内媒体对活动进行了专访及报道,苏格兰人日报(The Scotsman)等当地媒体第一时间刊发了活动照片和介绍。


活动受到媒体广泛关注